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艺术学院举办山东大学艺术节威海站之《山东民歌传承与创新》线上讲座

【来源:艺术学院举办山东大学艺术节威海站之《山东民歌传承与创新》线上讲座 | 发布日期:2020-10-22 】

 为提升学生美育素养和艺术审美、进一步让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10月20日上午9时,艺术学院举办了山东大学艺术节系列活动——《山东民歌传承与创新》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教学副院长赵鸿主持,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王世慧教授、山东民歌传承与研究中心生理学声乐教法指导赵桂芳老师共同主讲。

会上,赵鸿院长首先简单概述了本次艺术节的活动内容:此次系列讲座一校三地同步进行,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系列名家艺术讲座十三场、作品展演活动七场、研讨会两场,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举办各种专业活动十三场。本次讲座采用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王世慧教授主讲了《山东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并围绕山东民歌的传承现状、特点以及山东民歌在舞台化过程中的发声方法、演唱风格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介绍了民歌演唱的相关内容。讲解过程中,王世慧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以来的课堂教学积累与舞台实践经验,就“山东民歌”与“科学发声”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山东民歌的“垮、直、冲”与“甜、脆、美”作了亲身示范,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等观点。而后,赵桂芳教授认为:要想唱好山东民歌,就要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咬字吐词上下功夫。她指出,声乐前辈们为后人创研了很多宝贵的声乐理论,我们在教学和演唱中做的远远不够,要严加落实,并向大家系统介绍了“生理学系统声乐教法”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会议最后,赵鸿院长总结了自“山东民歌传承与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与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共同创造的工作成绩,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与期待,他强调山大艺术节系列活动不仅具有“学术纽带”作用,而且在教学、科研、创作等领域起着学术文化功能,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好来之不易的交流机会,将艺术融入自己的生活,让大学时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本次艺术节威海站之民歌系列讲座的圆满进行,将山东民歌传承的“老中青”三代汇聚一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层面、多类型、展示艺术才能、提升艺术修养的平台,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促进学科建设、传承创新山东传统文化与民歌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