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9时,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与校区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设计前沿讲座之“生态智慧与实践高端论坛”于闻天楼西报告厅举行。同济大学教授象伟宁先生及其团队同济大学王云才教授、颜文涛教授和南京林业大学汪辉教授应邀做了“生态智慧与实践”系列主题报告。讲坛由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剑主持。
象伟宁教授作了题为“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原理”的主旨报告,指出生态实践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须从事的社会实践,包括五个不同但相互联系的方面的内容—规划、设计、营造、修复和管理,结合国际相关领域研究前沿,提出生态实践的“原错性”、生态实践问题的“非理性”和过程的“试错性”,介绍了生态智慧学术概念的产生和演进,而后以国内外生态实践案例说明它们对实践者妥善应对生态实践原错性和过程试错性的必要且有效的指导作用;王云才教授以河南省汤阴县生态总体规划为例,从构成要素、网络特征的角度分析成都平原林盘模式的形成机制,对比河南汤阴县域的相应自然、人文条件,从田园聚落、廊道绿脉和美丽田野三个角度实现符合地域文脉的生态规划网络,从而完成不同环境下的平原林盘模式的地域转化,使其在汤阴县实现本土化改造与应用,探讨了文化生态图式在地性与移植性的实践与启示;汪辉教授通过对巴斯德范式视角下国内外景观的韧性研究文献分析,解答了巴斯德研究范式下所提出的实践策略之所以更具有科研的价值,在于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基于对问题背后科学本质的探索,指出作为风景园林与城乡规划的研究者,我们应该效法像麦克哈格,在巴斯德范式下开展规划实践研究,使自己能够走出理论的象牙塔,其研究成果能直接指导实践,做一个具有生态实践智慧的实践学者,同时,风景园林课程教育中要加强研究范式、设计方法研究训练,风景园林的大学老师不光应是一个设计师,更应该是一个实践学者;颜文涛教授在对中国生态红线规划管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生态红线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比较不同发展阶段中美生态红线规划控制的演变路径,分析中美生态红线规划控制在内容组成上的技术特征,对比中美生态红线规划控制法规架构的差异性,从红线划定技术、政策管理工具、完善法规框架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生态红线规划管理工作的相关思考与建议。
2日晚上,象伟宁教授在美术设计壁画教室,与设计系研究生就研究论文写作等进行了专题座谈,象教授以其多年从事国际顶级期刊主编和科研工作的经验,向师生们全面解读了研究论文在选题、点题、措辞和文献分析等方面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同时,对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困惑和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象伟宁,男,1957年生于北京,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北卡罗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地理与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首任院长和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主要为景观与城市规划、城市与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分析、评价以及空间决策和规划支持系统。主要学术论文刊登在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等SCI或SSCI杂志上。曾任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的编委,现任国际城市研究和城市与景观规划领域顶级SCI和SSCI双检索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的共同主编。